濱海論壇

搜索
濱海論壇 資訊中心 濱海資訊 查看內容

宋青:“碳”尋未來 逐“綠”前行

2023-2-15 10:03| 發布者: bhwang| 查看: 80| 評論: 0

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建言獻策

宋青:“碳”尋未來 逐“綠”前行

上個雙休日,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、蘇州科技大學人文社科處處長宋青連續兩天放棄休息,奔走在寒風細雨中。從吳中區東山鎮太湖村、虎丘區獅山商務創新區,到昆山市巴城鎮鳳凰村,從現場察看、回訪太湖禁漁、生態修復等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期間提案推動取得的成效,到與社區群眾、職能管理部門負責人等嘮家常、聽民意,收集新提案素材,開展“有事好商量”座談,宋青深入基層一線走訪調研,為新一屆政協履職工作做準備,為開啟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綿綿用力、久久為功。

長期以來,宋青致力于生態建設實踐和研究工作,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。在過去五年中,宋青立足本職崗位,強化使命擔當,在全國最高參政議政平臺上為守護綠水青山鼓與呼,共向全國政協遞交提案22件、大會發言稿六篇。其中,《關于建立和完善環境公益訴訟中環境修復執行機制的建議》,獲十三屆全國政協優秀提案,受到表彰。

履職中,宋青持續關注環境資源立法、司法工作,緊扣國家、省、市中心大局,緊緊圍繞“雙碳”戰略、長江生態保護、環境公益訴訟、生態補償、太湖治理、古城保護、新型智庫建設等議題,以高質量建言服務高質量發展。作為專家型委員,宋青受邀參加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,列席全國政協常委會等高層協商會議,就“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”“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”“加快綠色發展,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”等提出真知灼見。

“第一次到基層調研時,因企業違規堆放生活垃圾焚燒等導致當地土壤污染,河里魚蝦都死了。如今,經過多年整治和修復,環境面貌已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?!彼吻嗷貞浾f,2018年,她結合一線走訪調研情況,遞交的《關于建立和完善環境公益訴訟當中環境修復執行機制》的提案,得到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檢察院和生態環境部的高度重視和詳細回復。2019年1月,最高檢聯合生態環境部等九部委,聯合印發《關于在環境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的意見》。提案建議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難等問題,在《意見》中有了明確規定。

隨后,宋青年年深入調研,圍繞環境資源立法、司法議題,聚焦推動生態環境損害修復資金基金化管理、完善基層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、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機制等熱點、難點、痛點、堵點問題建言獻策。提案建議被轉化為政策并開花結果,宋青感到由衷欣喜。前不久,她專門去看了位于張浦鎮的生態環境損害修復實踐基地,推動公益損害賠償制度落到實處,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公益事業。

這次繼續擔任全國政協委員,宋青感到既是一種榮譽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。她的調研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,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,關注具有現實意義的社會問題,通過多級政協聯動,調研問題在基層、凝煉聚焦在省市、議政建言在全國。宋青感到,這是委員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行之有效的履職路徑。她表示,在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的履職工作中,自己將一如既往,持續關注綠色低碳發展,關于進一步探索實施“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”模式、關于建立“碳交易產品標簽”制度完善碳市場體系化建設等提案,也在醞釀準備中。


記者手記

連續五年采訪宋青委員,給記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是,她一直深入群眾、深入基層,廣泛汲取群眾智慧,細心摸清現狀,腳踏實地調研,掌握事實數據,尊重實際情況,把建言資政建立在對社會基層、市情民意的透徹掌握和深刻把握之上,做到言之有理、言之有物、言之有據。從“學以致用”到“用以治學”,宋青的履職,腳下有“泥土”,心中有“藍天”,既有學者的專業性和前瞻性,更有建言轉化的務實性和可操作性。

(記者 陳秀雅)


鮮花

握手

雷人

路過

雞蛋

最新評論

相關分類

返回頂部
又黄又粗又爽免费观看